当前位置: 主页 > 科普知识

抽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

更新时间:2021-11-23 16:18

  抽动障碍是单个或多个肌肉不自觉的突然、快速、重复、僵硬的抽动和发声。抽动障碍的发病年龄为6-12岁,男孩多于女孩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,抽动障碍的发现明显增多。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,过去只使用单一的药物。近年来,由于对心理健康的重视,在药物治疗的同时,心理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。

抽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

  抽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

  1.对病因的理解

  这种疾病的病因仍不清楚。以往的研究认为,有遗传、有机、生理、心理等因素。这项调查发现,抽动障碍的儿童往往与心理因素和父母教育不当有关。有些孩子感冒后症状往往会加重。为此,家长可以了解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,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,避免责备和虐待孩子。另外,当孩子感冒时,会因为抽动症出现症状。

  2.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

  据调查,93.0%的孩子家长不知道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。有些家长经常误以为孩子调皮捣蛋,行为怪异,时不时地责备、咒骂甚至殴打孩子,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。有些孩子在和父母吃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,担心父母会看着自己,又紧张、害怕、焦虑,这让抽动症变得更糟。所以,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症状是疾病引起的,而不是故意表现得奇怪。家长要稳定情绪,为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,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,帮助孩子从疾病中恢复。

  3.行为疗法

  抽动障碍儿童的症状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控制。当孩子专心上课或参加体育活动时,症状可暂时消失。根据这种情况,可以教家长进行正确的行为治疗。当孩子出现各种抽动症症状时,家长可以保持冷静的心态,不去理会。同时,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比如给他们讲故事,和他们谈论学校的情况,从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,从而减少抽动发作的次数。

  4.对于与抽动障碍儿童相关的症状,如学习困难、情绪焦虑、强迫行为、攻击行为等,应教育家长给予孩子积极的教育,关心他们,积极配合相应的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