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对脑瘫患儿进行爬行训练
更新时间:2020-08-13 10:40
如何对脑瘫患儿进行爬行训练?爬行运动是直立运动的基础,一般 9个月的正常婴儿会爬行,但脑瘫患儿由于运动功能发育落后,往往超过 9个月仍不会独自爬行。而在脑瘫患儿的运动康复中,爬行训练显得较为重要,不仅使患儿的上下肢运动变得协调,而且使患儿的运动和姿势显得对称。下面一起看看爬行训练是如何帮助脑性瘫痪患儿成长的?
(1)两手支撑的完成
两肘支撑和抬头是两手支撑的前提。两手支撑,胸离床,颈椎和腰椎进一步伸展,重心向后移至腹部是腹爬的前提。
(2)四爬位的实现
用两手和两膝将身体支起,重心进一步向后移至膝部,并可用一侧上肢支撑上半身体重,用另一侧下肢支持上半身体重,这是解放一侧上肢或下肢实现前进运动的前提。
(3)立直和平衡反射的进一步完善
迷路立直、视性立直、躯干立直是四爬位的前提,平衡反射是重心移动 前后左右 .维持四爬位平衡的前提,如无这两个前提,即使能用手膝位起立,也不能实现爬行运动。
(4)从腹爬位到四爬位再到腹爬位姿势变化的能力
对于姿势变化的调节对灵活爬行是很重要的,一个会爬的儿童可随意进行四爬、腹爬或高爬。
(5) 四肢交互运动模式的完成
如何对脑瘫患儿进行爬行训练?规范的爬行运动必须是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同时伸屈,两侧交互进行,这是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固定模式,该模式发育不完善,爬行也就不能完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