抽动症为何容易出现误诊
更新时间:2020-07-31 10:44
抽动-秽语综合征,也称抽动症或多发性抽动症。多发在儿童身上,在疾病早期出现症状,很容易就会给其他疾病混淆,或者是没在意,导致出现误诊的情况,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。那么,抽动症为何容易出现误诊?一起了解一下。
1、医学分科过细,少部分非神经科医生对此病不太熟悉,加上早期症状侧重面强,以致可能被类似的症状所迷惑。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、清嗓子误诊为慢性咽炎、气管炎;将眨眼、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;挤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。
2、家长对此症忽视。很少因为不停眨眼、耸肩而就诊者,多认为是不良习惯或玩耍、做怪像而已。当到医院就诊其他病时,被医生偶然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,部分家长多不能完全配合回答,多被告之“没事,就有点小毛病、调皮”。当医生告诉家长时,家长多不以为然,而反对就诊,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。
3、患儿早期对症状有一定的抑控能力,轻患儿可暂时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,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。
抽动症为何容易出现误诊?目前对本病的诊断主要来自对症状的观察及对发病史的评价,因此需要家长密切注意到孩子的平时表现,并嘱老师同时予以协助。临床上本病的诊断尚无血液分析,或其它神经检测手段,用来确诊本病,而只是用脑电图、CT、磁共振或某些化验来排除那些与本病相混淆的疾病。因此,早期部分患儿因以下原因容易误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