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科普知识

什么是儿童多动症?多动症初期的一些表现

更新时间:2018-11-23 14:55

 儿童多动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心理行为障碍,是一个慢性的病态过程,不容易自然痊愈,需在医生的指导下,家长、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,及时发现孩子的多动症状,并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和改善:

  1、关注孩子身体成长变化的同时,更要引导和干预孩子的心理成长

  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父母,尤其在0~5岁快速成长的时期,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,父母要以身作则,营造家庭健康环境,主动与孩子一起完成积极地事情,并鼓励孩子的成果,即便有问题,需要耐心引导、主动示范,教会孩子平等、真诚的沟通。2、学习能力训练

  对孩子的注意力、逻辑思维、想像能力、记忆能力、学习方法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。孩子在不同时期可以掌握的知识各不相同,不要揠苗助长,过度攀比,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。下面是关于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,需要家长了解并积极引导。

  1~2周岁 尽量引导孩子说话

  尽量多跟孩子说话,为宝宝阅读情节简单的图画书。

  2~3周岁 规范语言亲近文字

  把散步作为孩子每天的功课,尽可能用正规的语言与孩子交流,培养孩子亲近文字,让他留意商店招牌上的字、汽车牌号上面的字和数字等。同时,培养孩子简单的技能,例如:洗手、系鞋带、扣扣子之类的事情,使孩子对自己完成的这件事产生自信。

  3~4周岁 培养逻辑思维和注意力

  是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,家长主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、生活环境,对孩子阅读的内容、游戏、学习技能提出具体的要求,帮助孩子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。

  4~5周岁 阅读和表达 数字和方位

  鼓励孩子自己看书,为孩子提供多种艺术体验,引导孩子学习分类,与孩子交谈中,多谈到里面、上面、正面、后面、旁边、以前和以后,比较大小以及太近、太远等概念。认真地倾听孩子的问题,培养创造力。

  5~6周岁 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能力

  帮助孩子学会熟练地使用剪刀。帮助孩子独立完成生活起居整理、阅读并思考,鼓励孩子自主活动,独立办事,鼓励孩子用新办法来解决问题。

  3、行为管理

  父母和老师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,减轻儿童心理压力,培养自信心和自控力,多进行培养注意力的游戏,生活学习中多采用强化和鼓励的教育方法。对于影响教室秩序、家庭安宁、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的儿童,应早期、长期进行药 疗。

  其实儿童多动症,究其原因有很多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放纵或是压抑,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正确的沟通、充分的鼓励,帮助孩子健康成长。